【參展心得】白晝之夜-臺灣當代一年展


 今天參與一年一度的白晝之夜,有許多街頭表演與藝術讓整個台北都像一間美術館,我們來到圓山捷運站的爭艷館,展出的是台灣當代一年展,有許多作品是台灣人創作的。
    我最印象深刻的作品是他設計了一個禁止進入符號的作品,也在周圍放上了紅線禁止大家跨入,卻很多人進去看他的作品理念,而他的作品理念就是寫:「往往大家看到紅線、看到禁止進入,還是會選擇漠視,因此就中了他的慣性漠視圈套,也因為大家的慣性漠視,造就自我感覺的膨脹,而少了同理心,少了關心社會環境。」而他的主題就是讓這些慣性漠視的人受到警惕,而進入了他的紀錄片「慣性漠視2018限地創作版」,也是在警惕眾人對社會環境,需要的是關心而不是自我感覺膨脹的漠視,假裝看不到社會的問題,在溫室裡當一朵花。


    













    我對<慣性漠視>這個作品的評價是滿喜歡的,因為這樣互動的藝術品很少見,且他設計的圈套會讓人認真去反思我們是不是在漠視這個社會與環境,但是我對這樣作品的質疑點是,因為放置在展場時,會有一批一批的人群一起觀看,當有族群在閱讀他的藝術品時,旁人可能未必是因為看到地上的禁止符號而前去觀看,而是因為「從眾效應」,排隊的心理,想看大家在看什麼?好奇這個作品在表達什麼?好像沒看到心就癢癢的。

    還有一項作品我不是很喜歡,但他也讓我有些印象,這張圖的編排方式有點像長輩圖,也有一些問候期許的字眼,「平安長大」等,然後看上似乎是一隻鹿穿著聖誕老人的衣服,作品加上了幾盞小LED燈泡,我完全不懂這樣的藝術怎麼會在這裡出現,有點對這項作品無法理解與黑人問號。
    
    在此展覽中我也發現一件奇妙的現象,就是上圖所拍攝的,創作者正在修補自己的作品,這也代表著大家對於藝術的愛惜程度,是否因為大家認為不是自己的而去破壞,或是一人觸摸眾人觸摸?在展場的環境中我有明確的感受到,這裡的展場不像故宮博物院有玻璃框架或是一些保護措施的,也因為如此可能觀看展覽者會誤以為作品是可以觸摸、移動或是可以測試耐用程度的,這也讓創作者會對自己的作品被他人摧毀破壞感到難過。




    這次展覽有別於我以往去華山、松菸看的特定展覽不同,有些特定展覽是有主題的,但這次展覽作品很廣泛,也有一些作品是把以前的舊鐵門拿來展區當作藝術,讓我感到驚訝,還有一面令人印象深刻的牆,每個人可以拿蠟筆上去作畫,大家寫上許多想說的話,有期許、名字等之類,大家站上高椅使用蠟筆的氣氛,我想在外人看來或許也是一項藝術,展場中還有一些較赤裸的攝影藝術,我很喜歡那種利用赤裸來表達自己情慾的作品,很像在拋開束縛,以及挑戰對以往性約束的社會,所以我覺得他很大膽的呈現一種赤裸的孤寂,很喜歡這次展覽的作品,每一樣都有很深的涵義,還有各種新鮮異同的作品互相撞擊,很適合需要靈感的同學來看台灣當代一年展。



    這樣的人,不斷的失敗再失敗,但她抓到大家的味蕾,緊咬不放,一次次的再創高峰,也因為她年輕,所以她與我們很接近,她很勇敢,所以在演講時給我們的是更多的勇氣,也告訴我們就放手一博的追夢,沒有什麼好怕的,也不要安於現狀,最後我很感動的是她說:「在大學的時候,我一直想蓋一間學校,讓大家能夠依照興趣去學習,是很多元性的大學。」但是她並沒有完成這個夢想,但她透過寫書,她拯救了一個想要放棄自己的女孩,她用文字拯救這個女孩,這也就達到了她所想的目標,救一個可能還太少,但書永遠都在,或許在某些時候,就能夠以文字來給人力量,讓每個在低潮時、在放棄自己時,能夠因為她的文字而更勇敢的走下去。
    這也突然讓我想到之前聽過一些成功人士的演講,很多人都會問他們如何成功的?卻沒有問他們怎麼從失敗錯誤中去學習,還有很多最後的發問是問說怎麼找到自己的目標等等?前陣子馬英九前總統有來我們校內演講,我對於他這個人沒有多大的崇拜,只覺得他就是一個政治人物這樣,但是有人發問問他是怎麼找到自己的志向?於是他說他壓根沒想到他這輩子會當總統,但他在大學期間就對政治這方面有興趣,於是他一步一腳印的慢慢完成自己訂定的目標,把每件事做到好(他認為的好),這裡會有括號來表示是因為或許他覺得好在某方面的人會覺得不好。
    在這個世代,我也曾經反思,這個社會給我們的觀念是,賺大錢就是成功人士,這是資本社會下的我們,於是我們認為我們要賺大錢才有好的生活、好的環境,大家被灌輸這樣的觀念,沒有人比較「快樂」的多寡才是成功,或是「知識」的多寡才是成功?這也是直得我們反思的點,如果有天翻轉,那馬雲、艾兒莎這些企業創業家是否就沒有所謂的「成功人士」的光環?




留言

熱門文章